预见2025十大无线通信技术变革分析
来源:鼎盛在线下载 发布时间:2025-02-09 06:34:272024年通信行业面临挑战,新技术推广进展不如预期,但新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2.2025年通信行业增量将大多分布在在垂直行业5G应用、车联网、智慧城市和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融合等领域。
3.由于人工智能的变革性影响,物联网无线通信在医疗保健、能源管理、制造业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将备受关注。
4.同时,6G研发已经全面拉开序幕,是标准研发和制定的关键期,预计到2029年3月份左右,业内将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阿宝1990,本公众号专注于无人驾驶和智能座舱,每天给你一篇汽车干货,我们始于车,但不止于车。
“过去一年,通信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和中国加速部署 5G 等下一代连接技术。” Molex莫仕中国销售副总裁Roc Yang如是说。
然而,5G和千兆光网的建设高峰已告一阶段,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半导体产业深陷下行周期等影响,新技术的推广进展不如预期,通信行业下游需求端不温不火,产业期待的C端爆款应用也还未出现。
对此,移远通信认为:“通信行业的增量正在从to C(消费者端)向to B(行业端)转型,同时伴随着边缘计算、IoT等新技术的跨界赋能,将产生更高的价值密度。”
的确,相比传统通信赛道,2024年以上提到的新兴业务的上涨的速度较快。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1-1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作情况》显示,1-11月,我国通信行业总体保持平稳,截至11月末,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947亿元,同比增长2.6%;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2%;与此同时,新兴业务收入增长较为显著,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8%和60.7%,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随着 2024 年全球电子行业展露复苏苗头,通信行业也将逐渐受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预测,未来三年我国ICT产业将保持8%的增长率。
所以,2025年通信行业的增量会出现在哪里呢?增量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呢?
在技术落地环节,模组厂商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而作为通信模组厂商中的领头羊,移远通信认为,对于通信行业来说,2025年的增量将大多分布在在四大领域: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远程控制为代表的5G工业应用正在从试点向规模化转型;在车联网领域,车路协同需求加速,将推动5G V2X技术大规模落地;在智慧城市方面,智能安全、能源管理等场景对低时延、大连接的需求量开始上涨明显。
随着低轨卫星组网的逐渐完备,卫星与地面网络融合将带来更多新的连接场景,比如偏远地区通信、海洋通信等,得益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成本降低,这些领域将实现快速发展。
边缘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将逐步提升通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同时推动新业务模式的创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新质生产力项目的实施也将推动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村田制作所、Nordic、芯科科技、Molex、MVG等大部分受访企业都提到了AI和机器学习(AI/ML) 的变革性影响。
其中,芯科科技亚太及日本地区业务副总裁王禄铭表示:“在应用方面,2025年物联网无线通信在医疗保健、能源管理、制造业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将非常关注。主要趋势包括:医疗保健领域的早期疾病检测和个性化治疗、用于能源管理的智能电网、制造业中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的融合以及农业领域的精准农业应用。在技术方面,业界将着重关注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同时强调实时操作系统和开源计划。”
而TechInsights认为,2025年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一系列移动产品接受“实地检验”的一年,从最新的iPhone到高端安卓设备,都将在边缘端执行AI推理。
伴随着边缘智能的崛起,目前全球数据正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对于改善消费者服务至关重要。为此,云计算服务厂商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关键行业的新一轮资本开支计划已经启动。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预测,未来十年,每年将递增120-130座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而这些下游产业对高效、可靠通信的需求,将直接推动5G的复苏与发展。
而站在C端市场,Nordic半导体亚太区销售及市场推广副总裁Bjørn Åge Bob Brandal则表示:“在消费领域,于工作、家中和出行时保持联网仍然至关重要,可靠的无线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家居设备、娱乐系统及可穿戴设备无缝融入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联网健康正在改变医疗监测和药物输送系统,实时健康跟踪和远程患者护理依赖于安全的低功耗设备,这使得联网成为医疗保健创新的关键推动因素。”
图 村田电子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村田有限公司香港公司总经理兼村田中国通信市场事业群总裁吉冈宪一(yoshioka kenichi);来源:村田制作所
综上,AI将给全世界带来非常大变革。村田电子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村田有限公司香港公司总经理兼村田中国通信市场事业群总裁吉冈宪一(yoshioka kenichi)认为:到2030年后,AI将会实现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无缝连接,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在远程/模拟世界中实践。
而这些大环境的改变将直接驱动通信行业的逐步发展,无线通信作为通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具体剖析2025年无线通信细分赛道的表现预期。
2024年,由于消费者期待的“杀手级应用软件”并未出现,5G网络部署进展缓慢。IoT Analytics预测,2024 年全年 5G 模组的收入将增长 61%。结合另一组历史数据,2023年,5G市场在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中的份额首次超过了5%。由此可见,当前5G模组的市占率不算很高,4G退潮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对此,Roc Yang表示认同:“虽然Meta 的 Orion AR 眼镜等产品的问世让我们得以一窥增强现实的未来,但5G 的大规模普及仍需要一些时间。”
不过,从市场战略层面,我们正真看到市场参与者对5G在2025年的发展跟进都是比较积极的。
Molex莫仕已经为接下来“杀手级应用”对高速无线连接器,以及对小型化、密集型连接器的需求做好了准备。
同时,由于5G采用了高频率增强了互连能力,但高频信号更容易被建筑物、景物甚至人体等物体阻挡,而采用微型蜂窝、中继器乃至波束形成和波束控制等传输技术有助于加强信号;这些解决方案可内置于互联网连接设备,以确保强大的网络连接。因此,Molex莫仕建议设备制造商应当侧重采用专为 5G 优化设计的组件,如确保和保护信号完整性和传输的连接器、毫米波 (mmWave) 天线G 大类下的所有应用场景。
村田则将着重关注5G基站、5G手机等方向,继续提供小型化、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电容器和电感器,高性能高频无线通信模块,电源设备等产品。
移远通信作为5G技术在模组层面的重要推动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如5G-A模组RG650V系列成功取得多项重要认证、5G RedCap产品线得到了进一步丰富等;同时,还成功拓展了多家国内外量产客户,大多分布在在MBB等多个垂直行业。
进入2025年,在产品层面,移远通信承诺其将持续拓展基于不同平台的多款新型5G通信模组,从而更好地实现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市场层面,移远通信将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进一步探索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特点,通过提供适配其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来提升公司海外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同时,也将深挖国内市场,推动工业5G专网项目落地,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在系统测试层面,MVG正在增强5G SAR测量能力,将安立无线A集成到ComoSAR系统中,覆盖新无线独立组网呼叫,简化工作流程,且符合法规要求。同时,还推出了多探头 OTA检测系统,支持高精度、快速执行OTA测量,可得到待测试设备完整球形辐射表征,其软件平台WaveStudio可支持所有无线协议及未来升级。
MVG中国区总经理杨政表示:“未来,MVG将继续借助先进的多探头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软件,一直在优化5G应用技术,灵活实现用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的确,从需求的角度来看,6G似乎太超前了,但是从战略布局的角度,6G研发已经全面拉开序幕,是标准研发和制定的关键期。
为何呢?我们的角度来看5G的发展历史,ITU定义5G的关键性能指标是在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标准化组织(ITU-R)启动5G研究项目,明确5G的愿景和需求是在2013年;而5G开始商用则已经是2019年,这步跨越有技术原因,也有市场需求和运营商运营策略因素。
同样的,行业内预测,6G的商用时间或在2030年,所以投入6G研发对公司来讲属于正常阶段,并非特别超前。这不仅表现在通信芯片原厂端,也表现在模组侧。比如,移远通信在6G研发方面,慢慢的开始积极探索6G在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跨领域的应用潜力。
对此,移远通信方面表示:“我们深知,6G不单单是通信技术的升级,更是与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因此,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旨在通过算法技术提高未来网络资源调度效率,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
而6G 推进组组长王志勤曾在2024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全球6G发展大会》上表示:“在 2024 年的测试中涉及了 AI 和通信的融合技术探讨研究 ,业内一致认为 AI 将会是 6G 发展底色,成为创新的关键 ‘增量’”。
此外,她提到,2025年6月份将会启动6G的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年是完成技术探讨研究的关键阶段,预计到2029年3月份左右,业内将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