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来源:鼎盛在线下载 发布时间:2024-10-13 04:43:29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的提升,产业体系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当前形势下我们应主动适应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第一产业,慢慢的开始走上了产业延伸的道路。背后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也是新农人对三产的贡献与付出。我国一、二、三产慢慢走上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道路,那么在这条道路上,农业一、二、三产业究竟该怎样来融合发展?今天亮眼辩景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交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们每天都在喊一、二、三产,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一、二、三产呢?在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前,亮眼辩景觉得非常有必要先来理理我们的一、二、三产都指什么?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一产主要做特色种植与大地景观结合模式;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等;二产主要做农产品深加工,形成田园式工业客厅,打造生产示范、参观等模式;
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服务业、旅游业等。三产主要围绕一二产做好配套服务产业,形成休闲农业旅游的各种业态模型。
在谈一、二、三产的时候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第六产业”,“六产”即一、二、三产融合,也就是“第六产业”。因为“1+2+3”等于6,“1×2×3”也等于6,所以也就有了“第六产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收入;基本趋势是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可以说,“第六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真谛。
如今人民生活水准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情趣已发生了改变。城市压力较大的都市人许多时候会选择到远离城市的地方作为他们远离尘嚣、舒缓减压、旅游散心,重新接触大自然的好去处。在这一前提下,也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势头,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一、二、三产之间完成融合呢?
在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由同一个经营主体完成,即同一个经营主体同时经营一、二、三产业,如此才能使经营者分享来自二、三产业的利润。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达到提高农业经营者收益的效果。
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来讲是比较薄弱的,农业发展方式也比较粗放。这种形式下的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并没有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且农村生态环境也正面临着挑战。一、二、三产的融合能够缓解或能够解决这样的情况,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就变的迫不及待了。如何将农产品更好地加工成各样的农副产品、如何在以农业为第一要业的地方吸引更加多的外来人口旅游度假、如何使一、二、三产更好地衔接以达到生态、经济互利双赢?
近几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其中给远离城市的乡村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会。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农业这种“地产地销”的最佳模式也就近在咫尺。那农业到底该怎样发展,一、二、三产才能够完美地融合发展起来呢?
农业生产要有一定的规模、有完善的农业技术设施、土地适度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保障。目前我国的农业链延伸融合程度还是相比来说较低,需要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变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一、二、三产联系加深,更好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过程中要引进现代化农业经营理念、人才、技术,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农人),加强对经营者能力的培训,从而改变以往农业单一的发展态势。
积极跟进政府推行的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国家相应补贴资金。并能够有效地与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将第一产业的产业链延长至二、三产业当中,农民的收益就会提高。只有通过将农业产业链及价值链延长,提高农业的收入,社会上才会有优秀的人才涌入农业,农业也才能持续稳定发展,一、二、三产的融合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亮眼辩景认为,在这过程中,不管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生态的保持,都已最大化地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产提供原料、二产做深加工、三产提供消费市场,一、二、三产之间层层叠加,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