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正逐渐代替传统IGBT。其高频低损耗特性可提高能效、减小体系体积,并有用延伸续航路程。多个方面数据显现,2024年国内碳化硅车型新增47款,累计已超百款,使用区间从20-30万元车型向15万元以下商场下沉。估计2025年碳化硅模块在电动化进程提速,碳化硅器材在电动取力器(ePTO)等中心部件中展现出显着优势。
在动力范畴,超充桩的快速建造为碳化硅带来宽广空间。碳化硅电源模块较传统硅基计划输出功率提高30%,损耗下降50%,运营本钱显着优化。光伏与储能体系中,选用碳化硅的逆变器功率可达98.7%,跟着本钱下降,全碳化硅计划有望成为干流。在家电、轨道交通和电网等工业范畴,碳化硅凭仗其高频高效特性稳步推动使用,如格力碳化硅空调装机量已打破百万台,姑苏地铁全碳化硅牵引体系完成节能10%-20%。
新式使用范畴为碳化硅敞开全新增加空间。AI服务器GPU功率已攀升至1400W,对散热提出更加高的要求。碳化硅因热导率优异,有望作为中介层和散热载板资料使用于先进封装,协助缩小封装尺度、提高散热功率。英伟达计划在2027年将CoWoS封装中介层资料替换为碳化硅。数据中心方面,碳化硅在UPS与服务器电源中可下降能耗达70%,支撑高压架构转型,破解“能耗墙”难题。AR眼镜范畴,碳化硅光波导凭仗2.6高折射率、轻量化和优秀散热特性,可完成70以上视场角,Meta已推出相关原型产品,未来跟着资料利用率提高,本钱有望下降至消费级使用水平。
商场空间方面,2024年全球碳化硅器材商场规模约43.6亿美元,估计2030年将增加至229.45亿美元,期间复合增加率达32%。电动汽车仍是中心驱动力,同韶光储、电网等范畴坚持20%以上增速,家电、等新式使用增速更达39.2%。碳化硅在功率中的浸透率将从2023年的5.8%提高至2030年的22.6%。
国产代替迎来重要窗口期。现在海外五大厂商占有83%商场占有率,但国内企业增速显着高于海外。在工业链自主趋势下,国内碳化硅产能出资约80亿美元,设备公司和笔直整合企业有望获益。天岳先进、三安光电、晶盛光电等企业正活跃布局大尺度衬底研制与产能建造,加快推动国产化进程。